08月16日讯7月19日到8月15日,中国U17女足北上长春,在亚泰净月基地进行夏训,备战2022年U17女足世界杯,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亲自督训,在这期间她接受了《足球》报的专访。
亚特兰大奥运会决赛,你的进球一度帮助中国女足扳平比分,虽然最终输给了美国队,但姑娘们赢得了“铿锵玫瑰”的美誉。26年过去了,你能重新解读一下什么是“铿锵玫瑰”?它对现在的中国足球有什么样的激励作用?
说实话,“铿锵玫瑰”是所有女性团队运动最基本的精神层面的核心。只有表达出这个核心,才有可能走到世界舞台上。2022年女足欧洲杯宣传片说“足球即吾心,吾心载万物”。我觉得,专注、团队、坚毅、挑战、勇气,这些都是团队要具备的素质,不是宽泛的某一个词能表达的。如果我们只是传达,只会觉得词很美,但最重要的还是让大家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含义。
1986年,长春女足夺得全国冠军,队中的牛丽杰、王丽丽等一大批优秀球员入选中国女足,你之前什么时候来过长春?
大概是1991年,我到长春参加比赛,那时是坐火车来的。到了后基本是从酒店到赛场,两点一线的生活。对长春的印象就是郁郁葱葱,绿化很好。时隔这么多年,再次来到长春,变化还是很大的,都是高楼大厦。在亚泰净月基地这几天,感觉这里硬件设施、场地条件、健身房都很好。我去过德国、英国、法国的一些俱乐部,觉得中国俱乐部的硬件是不差的,非常到位。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一个体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足球的软件和硬件结合,在足球软实力、软文化方面有质的提升。
你履职足协副主席后曾坦言,新身份改变了自己的老观念,尤其对“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有了全新理解。如何看待从“主帅”到“副主席”的思维转变?
我相信一个有生命力、在成长的体育项目,需要不断反思和学习,这些方面,可能是我看了一个女足比赛引发的思考,男女足其实都一样,女足这两年在亚洲舞台上有她的认定和很好的比赛表现,但在深层次、技术层面上,包括能力,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欧洲女足大幅度崛起,全面开花的环境下,危机感、压力和责任都很大。还是那句话,路途还很远,要有耐心去做。久久为功,这句话非常符合我们的现状。
退役后,你当过记者、体育部门官员、教练,转型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能与那些即将退役的球员及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教练分享一下吗?
过往20年,我转型后的经历很丰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好奇心。我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很多东西有缺失,包括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尝试这些东西。最后,我还是回到了足球场上。还是要不断去学习,去超越,这是我的个人心得。不断学习、思考、反思,对自我有不断认知,能够不断提升,这是作为足球运动员非常重要的品质。
U17女足在亚泰净月基地夏训的同时,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培训班也在这里进行。对于这些正在爬坡期的年轻教练来说,考级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考试,但级别不代表能力。你能给他们一个好的建议吗?
我觉得说教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够感悟到,或者反思到不足,然后再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教练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岗位,我一直说一名教练员真正的失败,不是他输掉了某场比赛,而停止学习。基于这一点,我和年轻的教练员分享的唯一经验就是:教练员要保持终生的学习习惯。现在看20年前中国女足,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战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有些核心的内容不会变,但与时俱进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
现代足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名球员转型成教练,如何弥补这种反差带来的变化?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越学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因此,一名教练员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球员需要成长,教练员也一样。如果固步自封或者自以为是,很难获得成长的乐趣。我觉得教练是一个学无止境且特别有意思的岗位,如果能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足球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悟。
拿边后卫的定位说,原来负责后面半场,现在不是这样,要内切到里面,变成边前卫的角色。还有,现在的边后卫对体能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教练员必须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提升的,而不是浅尝辄止。
你觉得足球文化是生产力吗?
只要有文化,就不怕有起伏,成绩上可能会有起伏,但有文化在,每个人认同就会有归属感,就愿意为这个俱乐部投入自己,这个很重要。
在亚泰净月基地期间,俱乐部邀请你参观了俱乐部。你去过很多国家和俱乐部,对中国足球俱乐部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
俱乐部的文化建设太重要了。此前,我们在发展足球时忽略了这些软文化的内容建设,也不太注意保留带有情感的实物,如球衣、球鞋。如果你的荣誉室有小朋友来,即使他没有见证过俱乐部的冠军,但看到实物后,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德国巴伐利亚一家俱乐部的办公区墙上看到几块古老的战术板,当时很好奇,后来得知是这家俱乐部夺冠时进球的战术图。大家讨论这个进球时,就会产生代入感和沉浸感,走进他的俱乐部历史。足球文化建设,我们现在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中国的足球俱乐部能够注意保留过去的球鞋、护腿板、教练员准备会的讲解图等,对足球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你觉得亚泰的足球文化有什么特点?
我在净月基地跟队住了一段时间,发现亚泰俱乐部有很多足球文化的元素,包括孩子们的画。这些可能是很小的东西,可能与足球无关,但体现的是足球人文的内容。这只是我从非常浅层看到显性的东西,真正的文化是需要长期接触才能了解和体会的。
在亚泰的发展战略中,青训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你如何看这个发展方向?是否教练的基础决定了青训球员的基础?
足球太大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足球需要专业人做专业事。现在,我们最大的核心问题是教练的差距。不和欧洲国家比,即使和我们近邻日本、韩国比,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花时间追赶,其中,教练对足球的理解更是需要全方位追赶的。
亚泰现在大力推动长春市的校园足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亚泰分享一下。足球一定要回归教育,所有的孩子,如果仅仅为了足球,想要成为顶级球星,太难了,也不现实。国外顶级俱乐部的梯队成材率,也不过是1%,绝大多数球员还是会面临二次选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足球到底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踢足球?作为职业俱乐部,要多做这方面的思考。
不把孩子的人格培养、社会化的学习融入到足球中,20年出一个球星,代价太大了。就像学校里的孩子,他要想成为顶级球员或者国脚,要接受全中国球员的挑战,除非是有天赋的。
现在的孩子踢球,一是缺乏观察力,二是缺乏决策、相互沟通的能力。越到高水平的平台,越需要这些能力,这就要从小培养。不仅仅是在场上把球踢清楚。踢十年足球,谁都可以把球从这个点踢到那个点,但观察力、洞察力以及相互沟通的能力和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可不是踢十年就具备的。这个能力可以在球场上通过训练获得,也可以在生活和社会中解决问题的挑战去获得。所以,给孩子一个综合的平台去学习,对他足球能力的提升,肯定是有帮助的。
中超俱乐部要求成立女足队伍,合作模式多种多样,亚泰选择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建,今年是第二次征战女乙,“男足带女足”的模式,是中国女足重返世界一流行列的途径吗?
男足如果做好了,可以带动女足发展,可以相辅相成。女足投入不像男足那么大,此外,女足对于俱乐部文化是有补充作用的,触及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社区足球的互动,女性球员更有亲和力,女足同样代表俱乐部文化,可以去传播,用好女足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