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看台|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从国乒开始?
巴黎奥运期间,国乒注定将是顶流
《凰家看台》原创出品
作者|丁淑莹
5月15日,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首度正式发声强调:“饭圈”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
听起来“饭圈文化”已经严重干扰中国体育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体育饭圈化?官方层面的反饭圈化会有成效吗?
《凰家看台》以饭圈化现象最严重的“国球”乒乓球为例,剖析其滋生的背景和情感、市场逻辑。这种自下而上形成的“粉丝经济”,或许很难有什么法规可以对其性质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根治“饭圈”,不容易。
1、国球“饭圈化”的起始
目前中国男乒领军选手王楚钦,遇到过一次让他发飙的场景。去年10月份在WTT兰州站夺冠后,王楚钦在机场被女粉丝“怼脸”跟拍。王楚钦忍无可忍,直接怒斥跟拍着:“你是要跟我自拍吗?离我这么近。有病吧,没事干!”“离我远点,别拍我了啊,再拍我报警了”。
一般明星在公开场合对粉丝不会有这么大的抵触反应,何况是“作风优良”的国乒选手。可见他们已深受其困扰。
王楚钦在机场里被粉丝“围剿”
今年2月乒协主席刘国梁就在队内开了一次会,正式表态:结合备战环境,大家要思想一致,自觉抵制“饭圈文化”,创造优良洁净的环境,全身心投入巴黎奥运的备战。
当然刘国梁这番言论,舆情层面遇到了争议。赞同的人自然赞同,但也有很多人质疑:要赚钱的时候就买流量靠粉丝造势,要专心备战了就赶人走?
饭圈文化的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粉丝认知能力弱化,明星被过度追捧后容易迷失,青少年价值观容易错误引导。
但有人认为不能把粉丝对乒乓的喜爱和饭圈文化混为一谈,“没粉丝追随,没人关注你们项目,你吃西北风啊?”有人则直戳国乒是“又当又立”,“先是纵容运动员饭圈炒作,尝到了甜头就勾搭着变现,嘴上说抵制,心里想着美滋滋圈钱。”“什么时候票价降到两百以下再说吧,一次比一次贵你以为是谁在买单。”
现在,中国乒乓球商业化趋势明显,这也是刘国梁主导的国际乒联赛事改革的诉求。现在的乒乓球比赛,商业价值和流量密度几乎已在沸点状态。
比如,即将展开的WTT挑战赛太原站,决赛阶段最高票价达998元。官方开启第一次售票,所有国乒出场的比赛门票即告售罄。某些场次的票价更在二级市场被炒高了2到3倍,抢票的火爆程度几乎逼近顶级明星演唱会。
体育总局2月份发文,要国乒队员自觉抵制“饭圈文化”
各大社交平台统计中,无论是话题榜单排名、最喜爱运动员票选还是其他体育热榜推荐,国乒球员占据半壁江山是常态。
目前国乒三大主力,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的官方微博,每条内容下的评论数量能高达几万条,直逼一线娱乐明星。“粉丝经济”这个此前存在于娱乐新闻中的词汇,如今已适用于体育明星。品牌签约运动明星时,除了看运动成绩,其社交平台粉丝数量、转发量、综合搜索量等诸多数据都会纳入考量,判断该名运动员是否具有市场价值。
据了解,眼下几位国乒顶流选手的商业价值在跳水、游泳、田径选手之上,更远超中国足球、篮球运动员。
乒乓球作为国球,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国球“饭圈化”的最开端在哪里?大概要追溯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
孙颖莎澳门站夺冠的微博评论6.7万,转发破百万
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程前段,中国队金牌榜一度陷入僵局,国球乒乓又一次成为人们眼中的“救世主”,国乒队也不失所望地包揽了四枚金牌。一时间,关于乒乓球的热搜席卷了刚刚兴起的自媒体平台(里约奥运会是今日头条等资讯平台app开始兴起后的第一个世界大赛),而自媒体平台又急剧催化每个人的表达。追捧,盛赞,国乒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与关注。
国乒抓住这波机遇,并在奥运后提出了「第三次创业」计划。他们不再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过往的体制化的各种训练、管理中,而是更关注于运动和产业本身的全面普及和市场化推广,随着WTT等商业赛IP被推出,球迷粉丝拥有更多看比赛的机会,能更经常地接触到运动员。
国乒选手更多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曝光量提升,从真人秀到网络直播,队员们不再只是以往千篇一律的冠军新闻人物,更成了有血有肉的国民偶像。何况,这又是一个民族主义一点即燃的年代,国乒的成绩,契合了时代群体心理需求。
此时国乒又适逢一个新的“双子星时代”,马龙与张继科,两位世界顶尖都各具个性与特点。国乒在刘孔“双子星时代”催生了第一代的国球偶像,社交平台时代,龙科二人被偶像化也是顺理成章。
国乒打破了传统体育循规蹈矩的发展思路,在保证竞技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开发受众市场,开启乒乓运动商业化时代。自然,这是一把双刃剑。
去年,樊振东曾遭极端粉丝非法侵入酒店房间
国乒推进「第三次创业」计划的同期,微博上线超话功能,发展广场式社交,各领域明星从大众化走向垂直市场,以粉丝为目标的定向内容更大批量地被生产,也更快速地被传播。当「第三次创业」计划推广遇上传播方式的升级助攻,国乒队伍每位主力球员都凭借高辨析度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
通过网络平台,国乒偶像们与粉丝的联系加深,彼此豢养,“情绪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运动员不只是在赛场上有所表现即可,粉丝还期待偶像多“营业”,线上更新微博,跟各位球迷说早晚安,线下接粉丝的信和礼物,礼貌打招呼——饭圈化似乎是必然的,可能对娱乐明星而言不奇怪,只是对运动员而言是新事物。
很快,互联网进入短视频时代,粉丝与偶像球员仍困在饭圈化的关系里,但又无法和爱豆形成深链接,而是通过碎片化但高频的短片去触达。但人本质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需要建立在关系的深链接上的,普通的大路货对粉丝来说已感无聊,于是更私密、更高频的跟拍和视频素材遂在饭圈大行其道。
有人投入购买,就有人生产。越投入,就有越高的情绪回报诉求,就越疯狂。这是“饭圈化”的基础。
2、东亚追星文化的复制移植
东亚的追星文化经历几代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从购买唱片到集资应援,从活动现场到接送跟机,从贴吧论坛到微博抖音……经过多年的发展,追星文化早已从个人行为升级为集体行为,从业余爱好进化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韩国市场运作的相对纯熟的一套“明星营业-粉丝打投-站姐集资”体系也逐渐引入了国内,并从国内娱乐圈又引入到体育圈。
今年3月份,樊振东身份证还遭泄露。日媒也关注了此事
据了解,国乒队伍中稍微有知名度的运动员都会有自己的应援组织,粉丝数量各有差异,粉丝少的饭圈化相对不明显,但达到顶流级别的,粉丝群人数高达几百万。
庞大的粉丝群体会自发组成各类粉丝会,有官方的“球迷官群”,也有按粉丝区域划分的地方群,如里约奥运会后的张继科粉丝群,官方QQ群人数接近800万,各地方群有26个,每个群都有1000人。
接触过国乒饭圈的人都知道,这些粉丝群体都特别有组织,且非常有公关意识,他们有统一的原则,就是不给运动员招黑,通过自己的行为给运动员拉好感,比如做公益、制作有意思的二创、宣传物料等等。
这些技巧和做法很多是从韩娱借鉴,如果处理得好,都是能正向的行为。但有人吐槽内娱饭圈,对韩娱市场运作的模仿学习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私生饭”跟踪,无纪律跟拍、网络控评、洗地、网暴、骂战……一系列过激的行为在内娱被诟病已久,同时,到了乒乓球的圈层中也无可避免。
粉丝会的运作大多借镜娱乐圈的套路,因为人数众多,即便是官方粉丝会,也不会有固定的团体负责组织和运营,球迷都是自发的,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特长来负责某个部分。
如编辑组负责球员个人新闻的梳理汇总,外交组负责编纂过年过节时的祝福文字,打榜组负责网上打投和数据跟踪,反黑组专注控评和举报有关偶像的黑料,汇总组负责收集历年来有关球员的消息、比赛成绩、采访视频,让粉丝会中其他成员在查阅时更方便。有的粉丝会还会制作电子会刊,部分与球员关系密切的资深忠粉还能亲身采访球员输出内容,运作专业程度能比肩一家正规媒体的编辑部。
国乒的粉丝群体,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
到比赛时,粉丝会票务组会负责与票务公司联系,预留出位置集中的相应数量的门票供会员优先购买;现场管理组会负责现场的门票和应援物资分发,包括场外秀及现场口号、歌曲等加油方式的指导;直播组会通过微博进行比分直播,视频组会收集整理一些官方的比赛精选;而球员专属视角的视频和图片拍摄,则由俗称的“站姐”负责。
3、饭圈乱象的背后情绪逻辑
站姐是站在最前线的粉丝,负责报告明星行踪,提供球员赛场内外动态素材,类比娱乐圈的狗仔。站姐除了要掌握明星动态的消息资源,还需具备运动摄影、修图、视频剪辑等专业技能。
很多站姐拍的图比官方或专业媒体要好,运动员的身材甚至颜值还比一般的娱乐明星好看,加上紧贴饭圈审美的修图滤镜,站姐产出的独家素材在饭圈内相当受欢迎,一张照片经过代拍人的层层加价,有可能最终变成一件天价商品去出售,职业代拍也由此产生。
代拍往往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明星的私隐信息,获悉其行程、航班号、酒店地址等,从而能够精准蹲点跟拍,而涉及明星球员的比赛,更是需每场购票进场。加上器材装备和人力成本,代拍产出的每一张照片、一段视频都代价不菲,有的站姐会通过向粉丝集资去开展工作——粉丝为追星一掷千金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条复杂的灰色产业链。
国球饭圈的代拍初期同样是从娱乐圈“转职”而来,但也跟娱乐圈一样,有部分粉丝从一开始为爱发电,到在追星过程中进行技能升级,凭优良的产出积攒粉丝和影响力,也逐步成长为站姐或粉头。
但由于粉丝会的去中心化,组织中每个角色或岗位的行为都出于自发,缺乏系统监管,因此也诱发鱼龙混杂的现象。有的粉丝从一而终无偿“产粮”,也有部分人抓住这饭圈背后的利益关系,在有组织无纪律的环境下恣意妄为,谋取私利。而让王楚钦发怒的跟拍和代拍,也从另一个角度窥见饭圈代拍行业的竞争激烈和混乱。
陈梦入选巴黎奥运女单,引起王曼昱粉丝的不满
正是这样来自五湖四海、各怀绝技的人组成了各明星运动员的饭圈,这些随着社交媒体长大的Z世代,与这个时代的媒介属性水乳交融,像水流一样聚合起来,各自面目模糊,联合起来却像是注意力经济话语权的主导者。
他们是明星经济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对偶像只有赞美,屏蔽和反击一切负面的声音,在自我构建的信息茧房里,用着统一的话术,同一种语境,不断刷新对于其他同类的感知,强化价值观的归属认同。
但小群体越抱越紧,圈子的排他性也诱发了人人自危的“树靶子”文化。如同娱乐圈里的偶像团体,不同成员的粉丝和粉丝之间都有严明的壁垒,在国乒队伍里,不同运动员的粉丝也会相互对立。不管是跟自己偶像水平相近的对手,还是对自身群体有意见的其余群体,都会成为粉丝群“团建”的假想敌,由此而引发的网络骂战,甚至是群体针对个别人的网暴屡屡发生。
这是运动员本身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大部分国乒球迷所反感的。但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里难免会出现的极端情况——正如世界范围内更主流的足球一样,各地都存在极端球迷组织引发各类负面事故,你必须客观看待它的存在。
在国家体育总局表态之前,各方面的反饭圈化行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不过这是一项复杂的、持续性的工程。因为饭圈化现象并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一方面它背后有利益纠缠,另一方面也有复杂的情感寄托。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阴面是饭圈化,但阳面是市场价值和人气。你怎么可能迅速切割?
王曼昱和陈梦在比赛中谈笑风生
有一种解读是这样的:粉丝对自己偶像的感情出发点,已经不再是老一辈体育迷们那种远远仰望的姿态,他们会称呼偶像“老公”,甚至宠溺如“崽”,他们会对偶像的事业提出很多个人意见,批评教练、队伍甚至官方的一些具体决策。各种各样的行为和砸真金白银应援,都是为了行使一种主导权,通过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与偶像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从而让权力对比也更加对等。
抵制畸形饭圈化是必要的,但也要先理解饭圈化的情感逻辑和市场逻辑,不能只高高在上地批判,也不可能强硬地切割。疏导比抵制更现实一些。
或许可以从乐观的角度看待这件事:只有在运动本身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畸形的饭圈文化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这是一个只有在体育事业向前发展时才会遇到的新课题,值得严肃对待,但并不那么可怕。
TAG标签
最新赛程
最新录像/集锦
- 1. 11月15日 世预赛南美区第11轮 厄瓜多尔vs玻利维亚 录像集锦
- 2. 11月15日 世预赛南美区第11轮 巴拉圭vs阿根廷 录像集锦
- 3. 11月15日 世预赛南美区第11轮 委内瑞拉vs巴西 录像集锦
- 4. 11月15日 欧国联C联赛第5轮 北马其顿vs拉脱维亚 录像集锦
- 5. 11月15日 欧国联A联赛第5轮 法国vs以色列 录像集锦
- 6. 11月15日 欧国联B联赛第5轮 斯洛文尼亚vs挪威 录像集锦
- 7. 11月15日 欧国联B联赛第5轮 爱尔兰vs芬兰 录像集锦
- 8. 11月15日 欧国联B联赛第5轮 希腊vs英格兰 录像集锦
- 9. 11月15日 欧国联A联赛第5轮 比利时vs意大利 录像集锦
- 10. 11月15日 世预赛亚洲区第三阶段B组第5轮 伊拉克vs约旦 录像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