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英格兰和美国交出本届世界杯第5场白卷,英媒会怎么花式嘲讽索斯盖特?这当然不能算球员的锅,但能提前出线竟然被美国摁着揍,“南门”不背锅更待何时?
0比0闷平,是不是演戏?
还有一个可能:这比赛也太像40年前在西班牙,德奥合演的那场假球了吧?西德首轮爆冷负于阿尔及利亚,末轮只要和奥地利打成1比0就可双双携手出线,比分果然是1比0。阿尔及利亚人一早就知道结果如此,比赛前一天没有训练,集体逛街购物去了。这么明显的假球,国际足联说没证据,但在舆论压力下,将之后世界杯小组阶段末轮改在统一时间进行,以防再出猫腻。
德国人都觉得太丢人,把这场闹剧称为“德奥合并(ANSCHLUSS)”,挖苦奥地利人心甘情愿输给西德,有如1938年德军开进维也纳,市民涌上街头欢迎“子弟兵”。英国人非常不爽美国有钱任性,颐指气使,逮着机会就通过各种方式黑这个远房表亲,英格兰两次在世界杯遇上美国都没赢,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出口恶气,索斯盖特居然礼让美军过境,怎能不让全国同胞七窍生烟?
英格兰不只是没赢美国,还不愿赢。场面之庸俗怯懦——直到第87分钟才有一次射门打在门框范围之内,第一次双换,上来的是中场亨德森和格里利什,益发让现场的球迷和媒体气不打一处来。
索斯盖特赛后的解释,也无法消弭外界的质疑。“队员们有点情绪低落,我倒没有,也没有不高兴。这种比赛,你态度不端正还可能输。”索斯盖特提醒大家:“赢伊朗赢得那么爽,还要保持那个水平的输出,太难了。我也没感到郁闷,大家会对我们本场的发挥很不满意,不过,我们也看到了,本届大赛很多场次的结果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我们现在仍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拿下末轮就出线。小组阶段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出线。我们在过去两届大赛都只花了两场就出线了,但不能指望每次都做到。对方也不是豆腐。”
媒体一听,“这是拿之前的功劳簿搪塞呢”,纷纷在随后的报道和点评中痛批索斯盖特胡闹,很多报纸不约而同用了一句俗话“从卓绝到阿妈都不认得”。媒体和球迷生气完全可以理解,首轮赢得太过瘾了。三狮众将个个如蛟龙出海猛虎下山,不到半小时就把伊朗打花了,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毕“晋级”于一役?尽管有部分媒体觉得不必大惊小怪,还是委婉地指出:索斯盖特不该拿出线当儿戏,威尔士也不是豆腐呀!
南门想作甚?看看全局和历史
凡事看两面。
换个角度,你的感觉会大大不同。确实,英格兰仍有理论上的可能提前回家——对威尔士净输4个,这个可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媒体贩卖焦虑,煞有介事地算起了小分,这一点倒是很像咱们的媒体,没打就惦记怎么保平争胜。
末轮的形势大致如下:英格兰打平就是小组头名,不净输威尔士4球,仍可和另一场中,成绩更好的一方携手出线。伊朗可以平,美国不可以。再回头品品南门赛后的自辩,是不是觉得南门在拍今夏欧国联的续集?只是这一回,南门实在没法演得更像是一场灾难,但人们还是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到索斯盖特虚晃一枪的套路。
英媒及其球迷,完全没必要杞人忧天。首轮6比2大胜伊朗,兼有美国威尔士演成和局,英格兰不仅拿到3分稳居出线杆位,还揣着4个净胜球,想把这份家底败光都难。尽管伊朗在同轮斤贾余勇立斩红龙,仍逊打平的三狮1分,末轮是他们和美国拼命,不是英格兰,何惧之有?
威尔士难道就没有一丝希望爆冷击败英格兰?当然存在这个可能。一是英格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尿性,二是威尔士遇上大哥会努力,历史上不只一次(在本土锦标赛)爆冷击败英格兰。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冰冷的现实:威尔士没有一场打进两球的能力。贝尔,和他在皇马时的队友C罗一样,藉俱乐部养状态,撑死了也和C罗一样,只能进个点球。他们真要是有进两球或以上的实力,早就在和美国、伊朗这两场拿出来了。威尔士一平一负,那是真实实力的体现,不是演戏。
坊间有句俗话:你不会一夜之间狗屁不是。英格兰能在首轮大胜伊朗,次轮又是原班阵容上场,想赢美国还是手拿把攥的。绝不会因为没赢美国,就变得一无是处。和美国的平局,绝不是英格兰的本来面目。但能以最小代价晋级,为什么要在这种场合逞一时之快,暴打美国?把美国砍成八段锦,除了让媒体有吹牛的本钱,让球迷爽了一宿,还有更多的价值吗?
英格兰拿到5分笃定小组头名出线,他们断不会在末轮输给威尔士。难道提前一轮出线不香吗?香,但也有限。英格兰之前有过大赛首轮不胜的魔咒,在索斯盖特任内破除,世界杯欧洲杯都旗开得胜,再胜次轮拿到出线资格,先进世界杯四强,再进欧洲杯决赛。按图索骥,不就得了?这话倒也没错。不过,让我们站在南门的角度,看看全局。
小组头名打的是A组的次名,很可能是厄瓜多尔,再往前走,对手极可能是法国。法国也在首轮大胜澳大利亚,他们会在次轮对丹麦时怎么做?不妨拭目以待。但荷兰已经做了示范。和厄瓜多尔平分秋色,同样将以小组头名晋级。荷兰的破门还不如英格兰,还能把领先“让”出去,英格兰掐着表打,控场不是更强?索斯盖特为什么要在欧国联装孙子示弱?他不希望八强的对手提前看到自己的底牌。
底牌是谁?福登是最大的底牌。当然,我们不排除索斯盖特仍不会打福登这张牌,但不着急在小组阶段高能输出,是夺冠球队最要学会的本事。每场比赛都保持稳定的发挥,不因为小组末轮无所谓就随手扔掉,才能最大限度保住全队的状态。松懈下来容易,再紧张起来就难了。
看看之前在小组阶段过度燃放的球队,下场如何吧。立刻冒出来的例子,便是1986年的“炸药”丹麦,首轮1比0力克苏格兰,次轮6比1锤了乌拉圭,意犹未尽,又在末轮2比0完胜已经出线的西德,把自己炒得火炭一般高温。一出线,就被西班牙5比1踢回家。提醒:丹麦先进球。同届大赛,苏联小组6比0屠了匈牙利,1比1打平欧洲冠军法国,轻取加拿大头名出线,如何?十六强被比利时淘汰。还有吗?1982年,桑塔纳的巴西小组三捷,济科、苏格拉底和法尔考等人的表演看得人如痴如醉,结果在第二阶段小组被意大利淘汰。提醒:意大利是凭进球才挤掉喀麦隆出线的。
范大厨上一次带荷兰打世界杯,小组何等耀眼?一出线碰墨西哥熬到补时才有罗本赚到点球晋级,八强和四强一球不进,其中一个对手是哥斯达黎加。再看看多次夺冠的德国,多少次在大赛慢热却在淘汰赛精神焕发?不要状态提前到小组阶段爆发,是夺冠的关键。自1962年开始,世界杯冠军的平均进球在13个上下,巴西在1970年和德国在2014年是较为罕见的例子。把进球和运气留到关键的时刻,才是最难做到的。捶个美国,能显得你有多能?2010年的西班牙,创下历届冠军进球新低,还在首轮输了瑞士,但他们有世界杯,且在决赛躲过了罗本等人多次单刀。
也不排除索斯盖特其实就是菜。但在索斯盖特把自己“菜”回家之前,英媒是不是应该多观察一下,不着急下结论?至少,索斯盖特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带队打进两个大赛四强甚至决赛的英军主帅。
转自体坛网
原创作者:林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