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泰森、李小龙都用过的肌肉电刺激 是什么“黑科技”?

\n \n \n \n

记者寒冰报道 加速肌肉受伤的康复,运动医学界已有很多传统和高科技的手段。从中医针灸理疗到空气压力技术、振动技术、高压氧、超低温冷疗,甚至航天、量子物理等尖端科技都已充分进入了运动康复领域。不过,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运动康复技术,可以说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现代。这项技术与肌肉的关系早在1791年就已被科学家发现,并在1960年代被前苏联科学家运用到顶级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康复中,帮助运动员加速增肌和肌肉伤势的康复。

\n

对于中国的运动爱好者而言,这项技术因为一个伟大的名字更为人熟知。李小龙,这位享誉全球的功夫巨星在上世纪就已率先尝试肌肉电刺激。李小龙无人能及的肌肉爆发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电刺激训练——这将最大限度增加肌肉的紧张和压缩。当年李小龙的肌肉电刺激强度分为10级,如果电流达到10级,肌肉就会断裂,而李小龙经常会在电流达到9级时进行强化训练。

\n

在21世纪的今天,肌肉电刺激技术已有长足进步,并被广泛运用到健身、运动训练和肌肉康复之中。球迷们熟悉的塑身狂热爱好者C罗,就经常使用肌肉电刺激进行增肌训练和肌肉康复治疗。肌肉电刺激技术并非最新的黑科技,但经过数十年实践积累和研发,如今在小到智能穿戴,大到康复治疗舱内都可以应用。而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更是让这项“古老”的运动康复手段拥有了全新的活力。

\n \n

漫威系列电影《复仇者联盟》“鹰眼”的扮演者杰雷米·雷纳年初遭遇过严重的铲雪车事故,胸部和腿部被重达6吨的铲雪车重创,多达30余处骨折,所幸已经开始接受康复治疗。他在INS账号分享了自己右腿接受肌肉电刺激训练的视频,虽然预期康复进程将长达数年,但雷纳对自己更快康复有信心,特别是右腿的肌肉力量恢复。

\n

除了鹰眼扮演者雷纳,雷神扮演者克里斯·海沃斯、蜘蛛侠扮演者汤姆·赫雷德,《权力的游戏》红袍女巫珊卓扮演者卡莉丝·范胡登、拳王泰森、C罗,乃至国内运动明星张伟丽、孙悦等,都长期坚持使用肌肉电刺激进行训练和运动康复,效果明显。肌肉电刺激技术在21世纪蓬勃发展,用途广泛,但其实起源于200多年前。

\n \n \n \n \n

肌肉电刺激技术的理论基础源自1791年,意大利医生伽尔瓦尼首先发现了肌肉与电信号的联系。到了1851年,法国科学家杜波依斯首次发现人类肌肉活动也能产生电信号。之后,科研人员发现长时间的电刺激能对肌肉的长期变化产生影响。19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率先将电刺激应用于顶级运动员的训练,一度宣称能让肌肉力量的增益达到惊人的40%。

\n

肌肉电刺激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人体大脑信号,利用电极将电流发送到身体需要锻炼的部位,让肌肉进行快速收缩与松弛,实现比传统训练方法提升10倍的被动训练效果。同时,电刺激有助于增强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第一代大规模量产并普及到日常健身领域的肌肉电刺激设备,源于2003年,由德国人拜雅特·罗施研发并推广。随后,20年来肌肉电刺激技术在运动康复方面的应用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已经融入到个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摆脱了体积巨大的设备限制。

\n \n

肌肉电刺激技术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是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TENS),用于治疗肌肉的短期和长期疼痛,通过调整电流强度,可以帮助阻止疼痛信号传到人的大脑。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是使用低电平电流针对单个肌肉或一组肌肉进行治疗,能导致局部肌肉或肌肉群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功能并促进健康血液流向肌肉受损区域。

\n \n \n \n \n

离子电渗疗法是用电流将药物输送入体内,缓解疤痕组织和肌腱炎等症状。干扰电流(IFC)技术通常用于缓解背痛,一般用4个十字交叉电极产生电流干扰,帮助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流动。俄罗斯电刺激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很相似,只是使用不同的、更耐受的电流改善肌肉力量,并促进健康的血液流动。高压电流是使用高压和低压电流的交替作用,靶向针对和穿透深层组织,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健康的血液流动并改善关节功能。

\n

上述这些肌肉电刺激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通过贴附在身上的电极将电流输送到体内,是低风险、非侵入性的治疗选择,无需手术或成瘾性止痛药,对肌体康复的副作用很小。易于使用、价格实惠,安全且方便。如今电刺激的可穿戴智能装备更加小巧便携,可以惠及万千普通的运动爱好者。肌肉电刺激不仅能放松肌肉,缓解疼痛,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肌肉纤维组织的愈合。通过电极输入的电流调节皮肤温度和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减轻炎症并帮助修复神经、肌腱和组织损伤。此外,还可以对接受治疗者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在康复期间改善接受治疗者的情绪。

\n

当然,肌肉电刺激技术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佩戴心脏起搏器的人士,以及有认知障碍、深静脉血栓患者和孕妇慎用。运动爱好者们经常将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技术交替使用,利用人为的电脉冲阻断肌肉与大脑之间的痛感信号传递,刺激内啡肽的产生和释放,自然能减轻疼痛。虽然在增加肌肉力量的程度方面,运动科技界还有争议,不过至少缓解疼痛,加速肌肉伤病康复方面效果毋庸置疑。

\n

肌肉电刺激技术和装备,如今已成为普罗大众都可以接受的运动康复手段,甚至在医美领域都已是常见的医疗手段。这项诞生于青蛙肌肉传递电信号现象的技术,已是造福于全人类的成熟技术。

\n \n \n \n \n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