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看台 | 中国运动员,都该学郑钦文说话

凰家看台 | 中国运动员,都该学郑钦文说话

《凰家看台》原创出品

作者|丰臻(发自法国巴黎)

郑钦文最近几天在罗兰加洛斯的表现足够震撼,四分之一决赛咬牙苦战科贝尔3小时才过关,半决赛强势爆冷淘汰世界第一斯瓦泰克,决赛稳定发挥击败维基奇……这块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金牌的含金量很足。

有时候,比起举国体制优势下培养出来的冠军选手,你更容易为一个独闯天涯、融入世界并在全球主流体育项目里获得成就的运动员感到高兴。这是实话。不是要贬低任何一个冠军的价值,只是冠军和冠军的感觉有区别。

也不要说奥运会网球金牌不如大满贯冠军这种话。参赛的都是职业选手,都在尽最大努力赢球。德约科维奇功成名就、一把年纪了,还在为他的第一个奥运冠军拼命。如果你在女单半决赛赛后的混合采访区看到过输球的斯瓦泰克痛哭流涕,就知道奥运会金牌的意义了。

但本文无意于剖析郑钦文这个冠军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再怎么剖析也都是皮毛。我反倒想从最直接的感官出发,聊聊郑钦文的表达。我对这个事情比较敏感,是因为任职体育记者多年,一直受困于中国运动员的表达风格:拘束、谨小慎微、词不达意、片汤话太多、情绪含量极低……

或许专职网球记者已经习惯中国职业网球选手的个性,比如李娜当年那句“难道还要我三跪九叩吗?”当时让发布会氛围有点尴尬的话,其实是一句超级生动的表达。但对中国大多数运动员而言,他们都不太容易在公共场合、媒体面前尽情表达自己,因为他们有所顾虑。

郑钦文、维基奇、斯瓦泰克合影

郑钦文、维基奇、斯瓦泰克合影

可能是第一次参加顶级网球选手的发布会,所以感觉很新鲜。但这种在历史性的时刻参加新闻发布会后所获取的新鲜感,也不妨分享出来。我很主观地认为:中国运动员都该学学郑钦文说话。

郑钦文在赛后发布会上的发言,其信息含量、情感浓度、情绪张力、观点清晰度,完全可以作为教科书。

有人问郑钦文如何看待自己跟李娜的比较。郑钦文回答:

“我觉得娜姐不管怎么样都是亚洲第一人,因为她是第一个拿到大满贯的人。我现在是第一个拿到奥运会冠军的亚洲球员,我也创造了历史。但是我还有路要走,大满贯是我的梦想之一。很难去比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娜姐是曾经的引领者。我希望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甚至希望可以引领年轻一代。”

有人问她是如何从此前糟糕的法网、温网状态中调整过来的。她在6月的法网止步32强,输给了俄罗斯选手阿瓦涅相,在7月初的温网中更是首轮出局。郑钦文回答:

“我非常清楚为什么输掉那场法网。温网是我比赛前三天手臂不舒服,赛前一天眼睛都肿了,看球都看不太清。但没关系,人的身体状况不可能总是好。我这次在罗兰加洛斯是吸取了法网的教训,上次我总想一拍把对手打死,所以才输球,这次我更冷静了,拥有更多耐心了。哪怕是在艰难的情况下,我还是保持耐心。”

郑钦文高举国旗

郑钦文高举国旗

有记者问她如何应对为国征战的压力。郑钦文回答:

“我10岁的时候就跟父亲聊大满贯和奥运会,我知道在他心里,奥运会比大满贯更重要。2022年我做采访的时候说过,我期待2024年奥运会。但如果期望太大,会容易失望,所以我会控制自己的期待值。我从来没有打过像打奥运会这么紧张这么有压力的比赛,因为我背后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网球。”

有记者问她想对国内深夜守候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的小朋友们说点什么。郑钦文回答:

“我想说请他们勇敢地去做梦,只有做梦才能有目标,但也不要忘了这路上会有荆棘、困难、泪水、付出、失败,但是要享受这个过程。”

有记者问奥运会冠军会对你有什么提升?郑钦文回答:

“提升会很大,让我卸下了重担。首先我以后会很放松松地去打球。以后输了比赛,如果老爸再说我,我会直接跟他说,我是奥运会冠军哈哈哈。”

有记者问她怎么看待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传承?郑钦文回答:

“不瞒你说,比赛前我会看刘翔2004年雅典的视频,我甚至看了很多遍。我看过他的很多采访,他说过21岁是他的人生巅峰,正好20年后的今天,我也是21岁,我就是这样激励自己。”

有记者问她临时退出跟张之臻搭档的混双比赛,想对张之臻说什么?郑钦文回答:

“当我知道我的团队不想让我打混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可以换人。是我找的他,我跟他说的时候我还哭了,我说我打了科贝尔,再打混双真的会太累了。后来才知道可以换人,他们换上了王欣瑜,我真的很为他们高兴,这也是有中国男子选手第一次在奥运会拿到奖牌。这个事同时也说明了,时运真的是很重要的。”

郑钦文呐喊庆祝

郑钦文呐喊庆祝

有记者问,之前大家喊你queen wen(文女王),拿到奥运冠军后你觉得这个称呼是不是更好接受了?郑钦文回答:

“我在这之前我会谦虚一下,说大家别这么说。但在拿到奥运冠军后,我觉得queen wen这个词怎么说呢,实至名归吧。”

最后一个记者的问题比较抽象,他问郑钦文会如何描述“郑钦文”?郑钦文回答:

“我觉得郑钦文是一个很复杂的结合体。有时候我可以很开朗,特别正能量,但我也会怀疑自己,因为网球是一个总是输球的运动。输球的时候我也会失望,流泪。我这一刻是冠军没错,几个月前我输球还会躲在更衣室哭。人生跌宕起伏,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享受此刻。”

我的切身感受是,尤其在氛围严肃的奥运会期间,你不会在其它项目的赛后发布会上听到这类风格的表达。你甚至会明显感受到一些项目的运动员对媒体的躲闪。只能说被圈养的拘谨和独自上场的自信是有区别的。

郑钦文、张之臻、王欣瑜们的表达方式或者说表达技巧,跟他们日常所处的职业环境有关系,在一些透明开放的、商业化程度更高的项目里,运动员确实更敢于全方位展现自己。他们也很清楚,运动员在多个维度肩负推广这项运动的使命,而不能仅仅死盯着胜和负。

言而总之,让中国运动员都能拥有郑钦文那种开放的自信,是中国体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