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茨0-0柏林联:正常球队的正常斗法

在笔者心中,德甲环境下最为正常的两支球队,就是美因茨和柏林联。是的,即使是拜仁,在对阵狼堡的比赛中,都在展现自己的“反常”。

两队的共性是,稳定的后场结构,强弱侧明显的线路配合,在两侧都能起到带动作用的前场核心,和工具人性质的中场。一句话,在攻防转换频繁的德甲,在不考虑拜仁的实力碾压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构让两支球队具备了非常不错的稳定性。而两队的核心,都是水准很好的球员———奥尼西沃和贝克尔。

与第一轮相比,美因茨迎来了威德默的回归。虽然刚伤愈的他无法向前与进攻球员呼应,完成推进,但在防守端,他的单防能力和位置感,以及主动的承压,大大缓解了美因茨由于尼亚卡特离队引发的稳定性下降,同时保证后场出球可以不过分依赖哈克不稳定的推进。

于是,开场后,比赛变成了后卫抢断游戏。

两家主教练都非常明确,对面的核心很出众,一定要锁住。

所以奥尼西沃的情况是这样。

贝克尔呢,是这样。


奥尼西沃强在一点接球强,那就视情况让一个中卫一直给他施加对抗,减少他的接球。这一点,克诺赫完成得相当出色。

贝克尔,接球可以,不能让他冲起来,于是即使别的位置失衡,也要给他布置围抢。左侧,他要对位美因茨队长领衔的围堵;而右侧,被笔者诟病的莱奇发挥了自己的速度优势,始终能跟上贝克尔的脚步,限制了他无球切中和拉边传中,莱奇虽然没什么改观,但还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两队进入了相同的境地。进攻的第一人不能发挥作用,怎么办?交给第二人。

美因茨的进攻第二人,伯卡特,腿伤缺阵。接替首发的因瓦尔特森,其实也是对抗不错的球员。但向前,他无法吃住对方后卫的压力(奥尼西沃尚能和克诺赫硬刚,能逼得耶克尔后退,因瓦尔特森是连莱特都收拾不下来的情况),所以他多被置于奥尼西沃身后。但是,他能接球不假,接球前后对队友的观察处理完全稀烂。

而塞巴切乌,他作为前锋的技能点太过纯粹。作前锋看,做球、射门,无可挑剔,但是,需要他带动进攻,看上去行不通。

那咋办呢?

于是,美因茨和柏林联的进攻延到了第三人身上。第三人又是谁?

考虑哈勃勒的实力确实不如普罗梅尔,而失去威德默的呼应,斯塔赫本场相当低迷,“第三人”的较量当属李在城和原口元气的较量。

李在城毫无疑问,是个弱侧的收割点。虽然他能够在德甲环境下间歇拖后,个人技术也较上赛季成熟不少,但他的弱势显而易见。原口元气呢,下半场两度在无人盯防时接球后带起反击,但在正常阵地战时,发挥也有限。第二次反击的传球路线两度被本质上是扑抢球员,不擅卡线的科尔拿捏,就能很好的说明这种尴尬。(图为原口元气本场最好的一次反击处理,李在城在这之前也作出了漂亮的进攻衔接)

虽然率先带来改变的是美因茨新10号菲尔吉尼,他的直塞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为美因茨抢下了最后一段时间的优势,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双方各自的新援。

柏林联这边,替补上场的托斯比,是笔者在桑普非常喜欢的球员,替补换上后,先是传导稳住边路控球,然后数次成功靠技术支援进攻,笔者很期待他之后获得一席之地。

美因茨这边,换下因瓦的是青训小将穆斯塔法。经过一赛季奥超租借历练,也是得到了斯文松的认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他展现出了不错的shenti与技术的结合能力,美因茨下半场最接近进球的机会就来自于他的禁区内连扛带抹,但确实是有些青涩,期待之后的表现。

这场0-0,虽然直接威胁球门少,看似乏善可陈,但主帅的斗法,球员的对垒,乃至于战术基底的尊崇与反制,其实可说的东西非常多。这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但这确实是一场很代表德甲内涵的比赛。

TAG标签

回到顶部